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(于子茹)近日,一则新闻让人五味杂陈。20岁的湖南大学生小伟通过QQ群和网友相约去峨眉山跳崖,其父卧底该QQ群,成功救下一名轻生者,但小伟却另约他人在长沙跳楼身亡。自此,随着这个花季少年生命的陨落,青年“自杀群”现象再次浮现于公众视野。
也是在近日,有记者卧底11个“相约自杀群”,揭开了这一群体的真实面目:数量多,且不少群非常活跃。报道显示,从聊天内容看,这些QQ群弥漫着负能量,“跳楼”、“吃安眠药”、“烧炭”、“割腕”等成为较为常见的聊天用语,甚至还有网友对未轻生者提供自杀攻略。
媒体报道显示,近年来有关“集体自杀”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,且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,基本都是通过网络相约的。作为便捷的网络即时聊天工具,QQ群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网友,而隐身于其中的相约自杀QQ群,正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。试想,当人们绝望、痛苦,但又无勇气轻生时,认为自己的这些感受羞于启齿,只得通过网络去寻找同样感觉的人“抱团取暖”。这时,“拉一把”,就能给他们生活下去的勇气,“推一把”,则会让他们跌落至无尽深渊,而这些畸形的自杀群,往往是“推一把”。
为何相约集体自杀大多是青少年?对此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伟认为,对于青少年来说,其典型的心理状况就是单纯、冲动、迷茫。一是对未来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引起自我挫败感;二是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有失偏颇,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;三是青少年把爱情神圣化,情感受挫。几个心理冲突叠加到一起,可能像骆驼背上的稻草,把他压垮。
李伟建议,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网络监管力度。从技术层面上来讲,通过对网络相约自杀信息的过滤、屏蔽等手段来净化信息;还要把预防青少年网络相约自杀,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不良信息侵害作为立法工作的重要内容。
当然,笔者相信,如此做法定能减少自杀群怪象。笔者也相信,随着新闻媒体曝光,相关企业肯定会加大力度,解散被曝光的自杀群。但这一切都曾在数年前上演过,如同一个轮回一般。那么,问题在于这一幕今后还会不会再次上演?
回顾过往,不难发现,自杀群能“顽强”生存下来的法则,便是改去敏感词汇,或更换所属平台,还有源源不断的“新血”。所以,如果只是关闭这些QQ群,治标不治本。如何挽救互联网上这些年轻的迷茫者,让他们在最需要安慰时,能将“拉一把”的力量送到他们面前,方为治本之策。
也许不少人会有疑问,现实生活中,在他们的校园中就没有心理干预工作吗?这就要谈到现实与网络最大的区别:在现实社会中,人们往往把轻生视为懦弱等不良心理,不少情况下甚至会被人贴上标签,因此轻生者往往不会轻易在现实中对人敞开心扉。而在网络上则不同,你所面对的是一个建立在虚拟环境上的对话社群,没有人知道对方是谁,顾忌自然也会减少许多。
更何况,90后青少年更喜欢用键盘来代替喉舌。腾讯和中科院舆情调查研究室发布《2016年网络舆情生态研究报告》显示,19-27岁的青年群体在热点舆情事件中的发声比例约占四成。报告还显示,00后网民的网络社交和意见表达平台中,QQ占比高达81%,超六成00后网民每天至少更新一次QQ空间,且大部分内容为发布自己的心情感悟和兴趣爱好。也就是说,QQ仍是初高中乃至大学生群体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平台。如何在这一社交平台上引导好青少年,变得尤为重要。
如此态势之下,传统的心理干预流程未免过于陈旧。如果健康的、积极的心理引导,无法在网络上“安家”,那么,就会有其他的价值观占领网络这片青少年日益依赖的阵地。自杀QQ群只是这些价值观的一角,又有多少混杂的理念造就了时下令人头疼的网络暴力?
就像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李献云所言,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心理危机干预专家,密切关注讨论自杀的QQ群,对有自杀高危倾向的网友及时给予心理疏导。这种主动式的心理干预,却有可取之处。也许正如网友说的那样,“自杀QQ群”不应只是上演“关门大吉”。因为,仅仅是关闭“自杀QQ群”并不会是一场“关门大吉”。
也许,只有当我们真正将对青少年的重视,转化为了解,将对青少年的心理服务,转化为他们所习惯的方式,才能真正摆脱“头疼医头,脚疼医脚”的尴尬。 |